“包括技术、人员、能源和氧化铝在内的所有元素汇集在电解环节,生产出可以使用和几乎可以无限重复回收利用的金属。”

Camilla Nordli
电解车间主任
挪威海德鲁(Årdal)

视频

图片

力拓在加拿大魁北克Alma冶炼厂的鸟瞰图
阿联酋环球铝业位于迪拜杰贝阿里的工厂鸟瞰图
阿联酋环球铝业杰贝阿里工厂的预焙电解槽室
俄铝位于俄罗斯Krasnoyarsk冶炼厂的斯伯德格(Søderberg)电解槽
挪威海德鲁Årdal的原铝厂抽出的熔融金属

霍尔-埃鲁法,是在1886年由美国人霍尔(Charles Martin Hall)和法国人埃鲁(Paul Héroult)单独开发的。也是目前原铝生产的唯一工业方法。

霍尔-埃鲁法是让强大的电流通过熔融的冰晶石、氧化铝和氟化铝混合物,生产纯净的液态金属铝。

强度可以高达600KA的直流电通入一排串联在一起的电解槽(一个系列)。每个电解铝厂的电解槽大小、配置各不相同,但其基本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样的。

每个电解槽都是一个大型的带有炭块内衬的金属容器,炭块作为电解槽的负电极(阴极)。通常情况下,阴极的寿命可达1000-2500天,之后就需要更换新的阴极。

电解槽内有电解液,也就是熔融的冰晶石(Na3AlF6),温度维持在960-980℃。氧化铝粉(Al2O3)可以溶解在电解液中。氟化铝(AlF3)的加入可以优化电解液的化学性能,并降低电解液的初晶温度。大型炭块悬挂在电解液中作为正电极(阳极)。

电流从阳极炭块经过电解质流入阴极炭块。然后,电流会流入串联着的下一个电解槽的阳极。在电流通过电解质时,溶解在其中的氧化铝会被电解分离成熔融金属铝(Al)和氧气(O2)。氧气会与阳极炭块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,从而消耗阳极。电解反应如下:

2Al2O3 + 3C → 4Al + 3CO2

铝原子具有很高的反应性,因此要将氧化铝分离成各自的原子就需要很大的能量(电)。但是,铝的反应性也使其最终制品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。其优良的导热性使其可以作为容器和炊具;优良的电导率使其可以作为电缆;优良的延展性使其可以用来生产窗框;重量轻、强度高使其可以用在交通运输领域。

熔融的金属铝下沉到电解槽底部,而气态产物则上浮于电解槽顶部。

所生产的铝水每天要定期从电解槽内抽出,然后送往铸造车间。铝水可以在铸造车间进行合金化处理,然后浇铸成铝锭、铸棒或者其它产品。

除了二氧化碳,铝电解过程还产生氟化氢气体。烟尘处理车间会收集这些烟气,生产氟化铝,用于电解铝厂。烟尘处理车间还会去除其它气态产物,比如二氧化硫,以减少排放。

目前有两种冶炼工艺,一种是自焙工艺,一种是预焙工艺,其主要分别就是所用阳极的不同。

自焙技术使用连续阳极,阳极以糊状物形态进入电解槽,并通过电解槽自身的热量进行焙烧。

预焙技术的每个电解槽内使用多个阳极,阳极事先在单独的车间进行焙烧,然后连接在钢棒上,钢棒可以将阳极悬挂在电解槽内。当阳极耗尽时,需要更换新的阳极。残阳极可以回收生产新的阳极。多数原铝冶炼厂使用经过优化的预焙技术,也就是所谓的点加料预焙技术。一台电解槽使用多个槽内喂料器,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,实现氧化铝的精确加料。这样能提高能源效率,减少排放、灰尘以及原材料消耗。